青春向党学楷模 初心如磐行致远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学子在周恩来故居开展研学实践
2025-07-02 15:12:00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之际,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学子走进周恩来故居,开展“青春向党学楷模 初心如磐行致远”研学实践。此次活动由周恩来故居管理处与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联合主办,同学们通过实地探访、劳动体验与宣誓仪式,在伟人的成长轨迹中探寻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向党的生日献礼。

故居探秘,触摸信仰萌芽脉络

7月1日,晨光初绽,同学们早早来到了周恩来故居。在故居广场,讲解员引领学子回溯伟人足迹讲解员的讲述,将大家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从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到投身革命的热血征程;从救国宏愿,到“十条家规”承载的清正家风,总理的人生篇章徐徐展开。

在少年周恩来的读书房,古朴书桌与复刻《三字经》,让人仿若看到他伏案苦读的模样。墙上《爱莲说》字迹醒目,学生代表何梦涵、王一天深情诵读,其文化精髓正是周总理高尚品格的写照。这种早期文化熏陶,是他日后坚定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根基。

在周恩来诞生的房间,左侧书案见证父亲的勤奋,右侧墙上父母影像满是慈祥。学生代表夏启航感慨:“周总理曾说,他天性中的调和性深受母亲影响。”这个平凡房间,孕育出新中国的脊梁,“为中华之崛起”的宏愿在此种下,家庭影响为他践行“热爱人民、勤政为民”奠定情感基础。

在《周恩来家世家风图片展》展室,珍藏“爹爹遗像”的皮夹、银婚纪念照下的“八互”原则、遒劲有力的“十条家规”……无一不在诉说着总理对家庭的深情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学生代表夏添钰在《周恩来在家乡十二年》版画前表示:“青砖黛瓦间藏着少年‘为中华之崛起’的初心萌芽。”宋梦楚望向《十条家规》:“这不仅是家族精神标尺,更是总理坚守的公私界线,清正家风熠熠生辉。”

场景体验,汗水中读懂为民底色

在周家菜地,同学们参与打水、施肥、浇菜。烈日下提水的艰辛,让他们体会到总理脚踏实地的作风,这正是他深入群众的根基,体现出“人民勤务员”与群众紧密相连的伟大情怀。

“桑梓情深”展厅内,泛黄照片记录总理对家乡淮安的牵挂。学生代表李天乐、崔佳琦带来的演讲《总理桑梓情》讲述总理为淮河治理彻夜伏案的故事,展现出他“勇于担当者”的无畏精神,以及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誓言铿锵:青春向党作出庄严承诺

在周恩来铜像前,同学们庄严肃立,郑重宣誓。领誓人声音坚定,同学们回应洪亮,目光炽热。学生代表夏启航分享感悟:“总理22岁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一生践行信仰与承诺,我们更应将誓词化作行动,勇于担当。”总理的奋斗历程激励着青年传承红色基因,为民族复兴拼搏,成为青年学习的“奋进榜样”。

家风讲堂内,“周恩来崇高风范与青年使命对话会”热烈进行。学子们围绕“周恩来崇高品德溯源”“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等话题交流。宋梦楚同学结合“十条家规”呼吁:“家庭应成为培育家国情怀的土壤,我们要传承优良家风。”随后,学生代表激情朗诵《青春礼赞》,“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民族”的誓言将活动推向高潮。

此次研学,学子们通过探访触摸历史肌理,借体验感悟为民情怀,用研讨激荡思想火花。当青年朝气与红色精神交融,他们读懂“为中华之崛起”的内涵,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建党104周年之际,他们以行动书写奋进篇章,让红色基因焕发生机,向着新时代好青年的目标奋勇前行。

供稿: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张雯博、何梦涵、杨浚竹

摄影: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夏添钰、陈晓雅

视频: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夏启航、陈晓雅

编辑:李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