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周恩来班”创建路径研究
2022-10-01 11:05:00
 


张竞夫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数据基础和信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新媒体依托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海量的传播内容、即时的传播速度、互动的传播方式、互动的传播方式等强大优势,已经成为媒体领域的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动情地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1]面对新媒体带来的生活和学习的变化,高校“周恩来班”的创办者必须整合新兴媒体技术去创新路径,充分利用和激发新媒体的信息力、传播力、依附力、渗透力,服务于“周恩来班”的路径更新换代,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代,打造新时代班集体。

一、“新媒体”概念与基本特点

()新媒体的概念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由基于不同传播技术的媒体划分的,各有优势。传统媒体的优势更多体现在严肃性、权威性、媒体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媒体更成熟的运营机制,如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新媒体赢的是传播能力的容量,以新代旧,以宽代窄,以细致代粗狂。[2]媒体和其他都是终端,有灵活即时的互动反馈机制,可以捕捉用户兴趣倾向,针对不同受众个性化不同内容。所以新媒体对用户的粘性更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所长,两者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主流媒体,从宣传渠道、传播内容、媒体人力资源等不同方面,整合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报纸杂志纸媒、新兴网络媒体,构建传播利益共享、联合宣传、内容整合、资源资源、资源资源统一的新型新媒体体系。从发展理念来看,新媒体是趋利避害、优势互补的产物。让他们的劣势降维,通过新的运营模式放大内容的聚合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点

新媒体是密集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新媒体由原来相对独立的信息生产部门和生产平台收集。对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内容的全面收集和深度处理。使信息以最大宽度和最大宽度以及媒体的最大宽度由终端发布,覆盖所有媒体。深入实施信息传播,形成合力。[3]

新媒体更注重用户体验需求和满意度。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媒体领域,用户思维都是核心思想。通过精准的个性化推送模式,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感受。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评论和分享功能,与用户进行互动。

新媒体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科技在传媒领域的主导力量。从新媒体、自媒体的出现,到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迭代,技术创新无疑是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信息传播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为持续建设和深化与用户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周恩来班”创建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临的机遇

在新媒体视野中,可供选择和使用的“周恩来班”的“周恩来班”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思想政治课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载体的选择上更加谨慎。所选载体既能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所用,又能全维度传递思政理论和价值理念,实现教育者与大学生的互动,强化师生的同行为。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有用的理论课和思政课。新媒体发展趋势客观上推动了高校“周恩来班”的创建。其中,显性教育的传播载体可以直接传播教育内容,向大学生表达教育目的的宗旨。大学MOOC、学习力等平台,以及其他已经广泛发展起来的平台,都属于这一类。隐性载体主要是间接和嵌入的方式,通过暗示、引导等方式施加影响效果。比如公众号,微博,还有斗印等等。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教育主体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影响和渗透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春风化雨”的教育。目的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在新媒体视野中,可供选择和组织的“周恩来班”的创造日益丰富和多样。新媒体具有丰富的“同频”属性内容。这些内容更容易激发培训者与教师的“共情”,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周恩来班”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内容选择的方向上。既要符合上级教育部门的政治要求,又要体现时代主流,体现时代感。所以内容选择比较难。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应该改变。要根据对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而变化,并遵循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在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和快速的信息传播可以为《周恩来班》的评选提供更多的内容、更大的空间、更广的平台。高校“周恩来班”创始人的视野也比以往更加丰富和开放。教育者可以从更全面的视角、更先锋的思维、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案例和数据给大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便于多角度说明理论的科学性,更易于逻辑展示内容的合理性。更容易从情感上感染受教育者,从而使“周恩来班”更受欢迎,更容易被接受。

在新媒体视角下,教育主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被有效缩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主要对象之间的契合程度对教育过程的推进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周恩来班的创建效果。两者的契合度和协调性越高,教育者对大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就越深。大学生越容易认可教育者及其教授的内容。新媒体的人性化和互动交流方式为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机制创新提供了机遇。借助新媒体的实时互动优势,有效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增强了彼此的信任,使得“周恩来班的创设更具时间性,凸显了亲密感和人文关怀。通过“钥匙对钥匙和“面对面的合作机制,更容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的和谐关系。

()面临的挑战

在新媒体的视野下,教育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让人措手不及。深层次矛盾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逐渐暴露。文化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艰巨,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混杂在一起。“周恩来班”的创建比以往充满了更多的挑战。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复杂多元化,不仅意味着主流正面信息的多元化传播,也意味着负面信息混杂其中。

这些负面信息可以通过新老媒体的放大和传播,在短时间内发酵。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大学生的“三观”缺乏识别和鉴别能力,很容易受到错误的诱导和不良影响。在新媒体视角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代表的“周恩来班”的创造者,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很容易受到挑战。教育者的权威是让学生产生信任和信念的特殊影响。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实践中,教育者根据既定的目标综合发挥教育和技能的作用。专业性和权威性影响学生群体对教育内容的确信。然而,在新媒体的视角下,大学生获得了各种渠道和理论渠道,“周恩来班”创作课程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此外,学生交往的领域增多,交流隐蔽。在网络交流中,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各种角色都被暂时掩盖,所以他们表现出一种非常国家化和可笑的交流形式。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教育者的职业权威受到挑战甚至质疑,甚至出现了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完全背离的现象。

在新媒体视角下,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被大大削弱。新媒体时代,各种文化思潮纷至沓来,文化殖民的历史阴影和文化霸权的渗透入侵无处不在。西方国家企图利用新媒体的超强传播力来削弱党和国家的舆论导向,试图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地位,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在统一思想中的作用,“信仰中的信仰和青年群体信仰缺失的个人迷失危机凸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和不良文化将是你的生存之本。传播先进文化,坚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是“周恩来班创作者面临的历史责任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满足当前的教育需要和斗争需要。将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传统班教学和网络媒体的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改革在思想政治传统教学中互动。  

 

三、新媒体视域下优化高校“周恩来班创建效力的路径思考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周恩来班”的创建必须善于与时俱进,整合新技术,加强内容的选择和创新,重视实践教学的能量积累,提高教师的新媒体素养,实现媒体矩阵的协调配合,促进高校“周恩来班”效果的逐步优化。

()加强内容甄选与创新,坚守思政主阵地

站在“周恩来班”创造主体地位是“周恩来班”长期艰巨的任务。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快速传播。各种异质的想法已经被碎片化和一般化包装。不容易察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趋于复杂和隐蔽。面对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周恩来班”的创建者应该认真审视,剔除不良信息,向青年大学生传递积极、主流的内容。但是,依靠选拔教育者消除和封杀保护,是不可能实现“周恩来班”创作阵地的巩固和坚持的。

要利用新媒体和短视频等传播平台,线上线下传播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声音,传授新时代马列主义新思想。[4]创建“周恩来班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结合,把时代的差异性和大学生群体成长需求的特殊性相结合。“授良道理解和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大学生“真得良法真正掌握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指导。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学习和锻炼,这一科学武器才能成为大学生的法宝。在多元文化信息的较量中,青年学生能否帮助青年学生辨别真伪,走出思想困境,自觉、科学、发达的思想。反对一切否定人民、否定党的错误和言行;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和种植民族自豪感,积极成为党的伟大事业的追随者和接班人,只有学院“周恩来班创造的主阵地才能守得住,守得好。

()重视实践微教育,积累思政微能量

传统“周恩来班”的创设,往往更注重更关注纯理论、忽视实践活动的教学和教学功能,导致“尊重”和缺乏脚踏实地的理念,影响了“周恩来班”的效果。这是一个值得“周恩来班”创造者注意的现象,应该积极改变。“周恩来班”的创建不应局限于理论的学习,还应生活化,注重实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通过实践来实践和检验。因此,开设“周恩来班”,重视和加强实践教育,有助于积蓄能量,增强实力。

新媒体视野下教育载体的多元化将有助于实践课程的发展。微信、公众号、斗印比传统载体更生动、新颖,更生动、新颖,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创作热情。“周恩来班”的创办者可以在教学班上,结合学院群体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将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嵌入学校载体,更好地以全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讲解《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内容时,结合贫困生资助、奖学金评定、运动会评比、文明宿舍建设等具体工作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巧妙布局,精心积累素材,积极融入“周恩来班”所创造的内容,并将其推送到公众账号和豆印上,向学生观众展示学生在这些日常实践活动中的良好表现,让大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的区别。理解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区别,体验友好、公平、竞争、合作的意义,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互助,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和思想。

在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中,利用新媒体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互动,更容易产生“共情”,有助于发挥实践教育的优势。传统的、现实的实践教学让参与者受到教育,但教育从学科到时空的机会是有限的。新媒体让这种教育机会伴随着媒体的传播而延伸,让更多的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共存共荣。学会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有收获感,还实现了为实践教育积累微观动力,为“周恩来班”创造微观能量,量变到质变,合力产生了强大的产出效应。

()找准靶向目标,提升新媒体素养

“周恩来班”的创建者是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阵地的传播者。在新时期,“周恩来班”的创立者必须德才兼备,以育人为本,始终把培养“时代新人”确立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己任。在新媒体时代,“周恩来班”的创作者必须确保目标准确,必须适应新媒体环境,提升新媒体素养。因此,新媒体素养已经成为广大“周恩来班”创作者的必备素养甚至核心素养。所谓“融媒体素养”主要是指对融媒体的接触,通过解读消化介质和消化介质的概念和方法,实现对融化介质的掌握。

《周恩来班》创作者的整合媒介素养是驾驭运用共同思想政治功德的品质和能力。在新媒体的趋势下,“周恩来班”的创作者不仅要火眼金睛,准确洞察和区分有效信息的选择,屏蔽和剔除不良信息,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选择性接受的心理特点。示范例子。比如组织班里优秀学生,指导他们建立公众号和斗印,拓展更广阔的网络思想政治空间,净化清新芬芳的思想政治环境,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让大学生成为高校的网上阵地。领导者、建设者和守护者。这些复杂的工作要求除了要求他们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外,还需要树立媒介思维,提高媒介素养,及时参加媒介技术培训,学习新媒体技术,不断提高信息删除能力、信息转换能力、吸收能力、信息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成为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好手”。[5]

()构建高校媒体矩阵,实现终端协调联动

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上。规范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必须遵循信息发展和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受众的主体需求,与创建高校“周恩来班”的目标相一致。针对高校新媒体平台缺乏规范标准的现状,可以考虑建设具有大学生特色的主流媒体,讲述大学生,传播大学生声音,充分发挥主流媒体“鼓手”和“号角”的作用。目前高校公众账号和客户端普遍存在各自的问题,新旧媒体终端缺乏协调联动。

因此,在具备一定客观条件的前提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也可以借鉴传媒公司建设平台的经验和运营用户体验,以整合现有媒体资源、实现传播价值最大化为目的。在高校新媒体平台框架下,实现教育、服务、宣传引导的集合。要积极整合“周恩来班”创作资源,让大学生青年利用收集素材的优势,建立“策划-编辑-审核-发布-评论-互动”的教学内容跟踪流程模式,通过多渠道、分散的新媒体平台实现有效传播,尽快捕捉触发“周恩来班”创作契机的热点,最终实现“周恩来班”创作资源的“相加”和“相融”,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四、结论

世纪“周恩来班”开创了更广阔的蓝图,目标更高,任务更艰巨,斗争更复杂。面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日益深入和广泛的融合,高校“周恩来班”的创建应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优化教育效果,构建强大的传播效应,构建大学范围。新兴舆论场;积极掌握话语权,培养和维护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主导地位,使这个“周恩来班”的创建成为大学更广阔的社会班,让青年大学生成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受益者、追随者和主力军。



[1] 刘正其.《周总理与娃娃剧团》创作的史料考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1):52-53.

[2] 信险峰.媒体融合的真伪之辨[J].南方电视学刊,2016(03):55-58.

[3] 吴城华.定位于内容供应商 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访羊城晚报社社长黄斌[J].青年记者,2011(01):16-18.DOI:10.15997/j.cnki.qnjz.2011.01.021.

[4] 罗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11):246-248.

[5] 焦锋.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J].发展,2008(08):112-113.

编辑:李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