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文琼
【摘 要】周恩来是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共产党在欧洲的早期组织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参与创建的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组之一。周恩来在欧洲期间创办机关刊物,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带领华工与勤工俭学学生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率先开启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工作,协助国民党筹建国民党旅欧支部。周恩来通过早期组织凝聚锻炼了一大批优秀革命家,为党的队伍建设提供重要骨干。
【关键词】周恩来;共产党早期组织;欧洲
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后,周恩来开始积极思考、探索中国社会的出路。1920他赴法勤工检学,正是这个时期,周恩来通过反复比较,确立共产主义信仰。他在巴黎参与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欧洲期间,周恩来是旅欧早期组织重要的领导人,任职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周恩来在赴法之前,就已萌动了共产主义的真理,赴法后更是对旅欧早期组织的创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一、在欧洲确立共产主义信仰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乘坐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一位同船乘客回忆道,一路上学生们热烈地谈论着个人志向—有位同学说他“极想到英国学建筑”[①],还有的想学采矿,而周恩来则说他想改变中国社会。
周恩来到巴黎不久,就考察了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并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这对他信仰的确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周恩来来欧期间,正是一战刚刚结束,资本主义弊端在战争的背景下完全暴露。
一战以后,法国经济发展不景气,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不断增加,许多工厂无辜开除中国留学生。在这种资本制度的压制下,勤工俭学的学生们渐渐感受到了求学的艰辛和不易,美好的愿望即将破灭。此时,华法教育会宣布“脱解一切经济上之责任, 只负精神上之援”[②]。中国驻法使馆也宣布中断勤工俭学生的救助金,把勤工俭学的学生们推向深渊。在这样的背景下,掀起以争取三权——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为主要内容的“二·二八”运动,在学生们的强硬态度下,法公使馆也被迫答应延长发放三个月的救济金。周恩来就此写出长达2.5万字的长篇通信《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表述了资本主义压制中国留学青年的事实真相。
1921年春天,英国煤矿工人开展了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大罢工。通过这次罢工,周恩来看到了资产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凶残本性,对工人阶级的革命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通过考察和研究后,他认为资本家都是追求利益的,想通过罢工来使资本家妥协很难。他通过观察劳动群众和资本家之间利益战争,越来越相信,如果舍弃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的。周恩来得出只有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才是工人运动胜利的指针。
在欧洲,周恩来担任了天津《益世报》驻欧记者,他撰写大量的通讯报道,共计五十多篇,二十余万字。英国工人罢工期间他先后写出《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影响》、《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始末》、《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再志》、《煤矿罢工中之谈判》、《英国矿工总投票之结果》等9篇通讯,约35000字。通讯中他把英国工人运动与中国工人阶级情况相结合,让读者看到了世界大势和中华民族的出路。考察欧洲工人运动使青年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和更深刻的理解,文字中透露出他思想发展的变化,周恩来坚信社会主义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1921年春天,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刘清扬,5人成立了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标志着他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完成了他人生和思想上的第一次升华与飞跃。
二、创建“巴黎小组”,积极投入建党实践。
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组之一,锻炼培养了一批老革命家,当时周恩来、刘清扬都是在张申府的介绍下加入“巴黎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召开时巴黎小组没有代表参加,张申府在谈到建党初期时曾对记者谈到,自己在1921年一大召开前,就接到了开会通知,当时在党小组内讨论过,因为时间紧,路程远,不能回来参加,张申府给陈独秀写信谈过此事,不久便得知国内共产党已正式成立了。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时,全国共有58名党员,其中旅法早期组织的人数扩展到6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10.3%,巴黎小组虽未参加一大,但已在海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团结勤工俭学学生与华工开展革命运动。
为了发展党组织,壮大党员队伍,周恩来在华工和勤工俭学的学生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周恩来又邀请各地华工代表齐聚巴黎,把3000名华工团结在一起,成立了“中国旅法华工总会”。当时,在中国学生和华工组织中,党派众多,思想复杂,派系林立。通过周恩来、赵世炎等主要负责人的努力之下,把学生和工人阶级团结联合在一起,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到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之中,为旅欧团组织的发展和建立奠定了基础。
1921年6月至8月,周恩来领导了“反对中法借款运动”。6月初北洋政府派特使朱启铃赴法国,谈判借款3亿法郎以维持行将破产的中法实业银行,并计划用该项借款购买军火,扩大内战。借款的抵押为中国的印花税、验收税和滇、黔铁路修筑权来作为担保。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激怒了爱国学子,使远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们无比愤慨。由周恩来、蔡和森、陈毅等人发起,联合巴黎各华人团体,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巨款斗争。周恩来写了《中法借款之又一黑幕》、《旅法华人拒绝借款之运动》、《中法大借款案之近讯》等多篇文章,寄回国内揭露事实的真相。
6月30日,300多位华人同胞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拒款大会,迫于压力,北洋政府暂时中止了借款讨论。可是7月25日传出消息,借款合同已秘密签署,并从之前的3亿增加到5亿法郎。彻底激愤了旅法华人,周恩来给天津《益世报》发去报道《中法大借款竟实行签字矣》,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法大借款的用途政府财政上之应付,一借债生涯耳.非借于外,即借于内,东拖西欠,一笔一笔向国民身上加增担负,非至破产之日,此举将永无止期一旦付诸实施,国家财政没有转圜余地,呼吁国人好好思量。8月13日,周恩来、赵世炎等人领导旅法华人团体召开了第二次拒款大会,会议上,驻法公使陈箓派秘书王曾思赴会,会上,迫使王曾思代表陈箓和使馆全体官员签字声明:反对中法借款;如此项借款成立或今后再举行类似借款,公使和全体职员立即辞职,以谢国人。延续两个多月的拒款斗争,至此宣告胜利。
周恩来通过革命运动把华工组织与学生组织紧密相结合, 除了“反对中法借款运动”之外、在欧洲初期“二·二八”运动、之后的“争回里昂大学斗争”等都是周恩来与其他旅法负责人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开创了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融合的历史先河。
(二)通过《少年》批判无政府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2年6月下旬,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3国的勤工俭学代表18人,在巴黎布罗尼森林公园举行了旅欧少年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少年中国共产党,周恩来任宣传委员,负责宣传工作。8月1日,旅欧“少共”创办了刊物《少年》月刊,编辑部设在旅欧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的小旅馆内,周恩来是主要撰稿和领导人。他的笔锋犀利,说服力强,担任起捍卫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主义真理的重任。
当时,无政府主义对青年的影响较大,所以周恩来首先对其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他在《少年》上发表了《共产主义与中国》一文中,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说道无政府主义只会空谈美好的大道理,对于如何开发实业,如何反对集中制制度,没有任何具体的方法和内容。他认为“无政府主义论到实在的开发实业的方法,除掉毁坏大规模生产、反对集中制度外竟无什么具体主张”。
无政府主义抹黑共产主义信仰是宗教迷信,对此周恩来在《宗教精神与共产主义》文章中驳斥到:“别的社会主义派别,或者还可容留宗教思想,唯独共产主义者对此种 ‘牺牲弱者庇护强者’,长人倚赖性,诱人容忍,‘锢蔽思想’的宗教却深恶痛绝。”[③]周恩来在《少年》上还发表了《告工友》、《十月革命》、《论工会运动》、《俄国革命是失败了么?》等文章,热情洋溢地赞美:“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④]。
三、开创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先河
在欧洲期间,周恩来就已经认识到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国内的两党还在筹划合作事宜时,远在欧洲大陆的国共两党已率先实现了组织合作。为日后中共创立统一战线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推动国内第一次国共合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推动国民党旅欧支部成立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初步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8月,中国共产党在杭州西湖举行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1923年,在陈独秀建议下,“少共”改名为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周恩来任书记 。华工和勤工俭学的学生有了领导核心,欧洲大陆的华人进入了新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中。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按照中央指示精神,积极投入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工作中。1923年3月10日,在周恩来的主持下,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研究加入国民党的问题,会议以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党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6月16日,周恩来带领共青团代表到里昂与孙中山派法筹组国民党支部的王京岐继续商讨合作问题,最后达成协议: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80余人全部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周恩来在6月以个人身份首先加入。国共合作的战线在欧洲初步形成,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还未结束。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了三大。决定成立国共合作,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年8月,国内青年团在南京召开二大,确定统一战线的方针,努力协助扩大国民党组织。而旅欧的青年团员在之前就全部加入国民党了,可见周恩来领导的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是走在全国前面的。
1923年11月,国民党旅欧支部在里昂召开成立大会。会上,周恩来任国民党欧洲支部执行部总务科主任,李富春为宣传科主任。在王京岐回国期间,周恩来担任代理执行部部长,主持国民党旅欧支部的全部工作。国民党旅欧支部成立不久,国民党巴黎通讯社正式成立,聂荣臻任社长。在周恩来等人积极的推动下,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国相继成立了国民党支部,使国民党组织在欧洲日益健全,队伍迅速扩大。不仅进一步扩大了革命影响,更使得旅欧华人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机关刊物改名《赤光》,批驳国家主义捍卫信仰之道。
在欧洲大陆实行国共合作,起初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许多华人对国共合作不甚理解,对于合作的形式、谁领导、会存在的矛盾提出质疑。特别是旅欧华人中的国家主义,针对国共合作故意歪曲事实,打着“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大肆反苏反共,恶意挑拨国共合作关系。对此,旅欧共产党人以《赤光》为主要阵地击,对国家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反击。
《赤光》的前身是《少年》,1923年夏天,周恩来在《赤光》第一期上发表了《赤光的宣言》,文章说道:“我们现愿诚恳而忠实的给大家指示出救国的唯一道路和其他转弯拐角迁拘而不可能的途径”[⑤]。《少年》是一本理论刊物,而对于《赤光》的定位在文中写到:“我们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综合而条理出各种事实来证明我们的主张无误”[⑥]。显而易见,是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评论事实为已任,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传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对于国家主义的污蔑和挑衅,同时为了向广大华人正确解释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周恩来在《赤光》上对国家主义派的猖狂进行了反击。他在《救国运动与爱国主义》中指出:“我们为救国而倒军阀,倒国际帝国主义,但我们心中却不容丝毫忘掉与我们受同样苦痛的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弱小民族亦即是全世界的被压迫阶级。”[⑦]阐明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性,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不是国家主义“国家至上”,“培养对国家的自觉心”等无用不切实际的理论。在《再论中国共产主义者加入国民党问题》一文中对国家主义的观点逐一反驳,十分明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共产党人是以个人民义加入国民党,不是共产党加入国民党。这是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坚持共产主义指导思想的结果。因为,中国的实际情况,需要国民革命各党派组织合作,文中表明了,对外目标一致,对内坚固革命者的决心,训练统一,步骤一致,号令集中,指挥自如,易于杀敌。除此之外,中国共产主义者更能以国际的关系促进国民革命成功,这又是中国共产主义者在国民党中特负的使命了。周恩来的这些义正词严的反驳,揭穿了国家主义派的险恶用心,宣传了我党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广泛地争取了旅法华人的支持和理解。1924年底,38个旅法华人团体举行代表大会,有35个团体明确表示支持国共旅欧统一战线, 国家主义遭到彻底失败。
四、欧洲期间凝聚人才,为中国革命建设培养中坚力量
1925年1月,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国党员共有994人,留法的党员达到210人左右,占全国党员总数的20%还多。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队伍培养了大批优秀骨干。他们回国后为党的事业奋斗献身,有些成为党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都是在早期组织中锻炼和成长起来的领导骨干,之后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
从5人旅法小组的创始人,到领导着百人党团员的旅欧支部。周恩来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领导能力为早期组织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组织华工和勤工俭学的学生们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中,开创了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相结合的历史先河;在欧洲,周恩来先行一步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成为领导旅欧华人反帝反封建的中坚力量,当之无愧成为我党开启国共两党合作统一战线的先驱者,对于国内如何开启两党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周恩来积极与各种反动思潮作斗争,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及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贡献。
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 虽然只有短短 3年半的时间,但是他在欧洲开展欧洲共产党早期组织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历史贡献功不可没。他参与创建的旅欧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也为日后的新民主革命的全面胜利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