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周恩来青少年时期读书成才之密码
2022-10-01 10:20:00

孙洪斌

纵观周恩来的生平,他在1921年(23岁)入党前,基本上是在读书学习中度过的,并在“书山”和“学海”中不断地成长成才、觉悟觉醒,被老师称之为“最好的学生”。从一个小小少年、莘莘学子成长为学业超群、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进而成为一名胸怀壮志,致力于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共产主义战士。本文拟简要回眸他入党之前读书学习的精彩片段,重点探寻和诠释他在读书学习上的成功要素以及所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一、读书学习概况

周恩来在入党之前的读书学习,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笔者将它概括为“433”,即第一阶段,是周恩来在故乡淮安的12年,他先后上了四个家塾馆;第二阶段,他分别在东北和天津共上了三所学校;第三阶段,他主要在三个地域读书学习,即东渡日本求学和远赴欧洲勤工勤学,两次出国之间,进南开学校大学部学习(其间在狱中几个月也没有中断读书学习)。

第一阶段,时间大约是1898年至1910年春,即周恩来在故乡淮安的12年。周恩来在不满周岁时,过继给叔父(嗣父)周贻淦及叔母(嗣母)陈氏抚养。陈氏出生于江苏宝应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在诗文书画上均有一定的水平,她守寡后就深居简出,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周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在周恩来大约三岁时,就教他认方块字、背诵古诗词等,还经常给他讲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她是周恩来在文化上最早的启蒙老师。至1903年,5岁的周恩来遵祖训入家塾馆读书,主要学习了《三字经》《百家姓》等基础性传统的书籍课本。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嗣母到清河县清江浦镇(今淮安市清江浦区)外祖父万青选家居住,进万家塾馆读书,万青选曾任清河县知县等职,又是个读书人,家里藏书丰富。周恩来在此读了《论语》《说岳全传》等书籍。1905年,周恩来随生母和嗣母从外祖父家迁入陈家花园居住,同时进陈家塾馆读书,其间读了《孟子》《大学》《中庸》以及《神童诗》等不少书籍。随着周恩来学习和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嗣母的教育引导下,在之后的两年多时光里,周恩来又先后读了许多外祖父家的藏书,主要是《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镜花缘》等中华文学经典书籍。1907年夏,周恩来陪伴嗣母到娘家宝应县治病。在宝应期间,周恩来遇到了嗣母的堂侄陈式周,周恩来叫他表哥,是个文化人,家里藏书也颇为丰富,在宝应两个多月期间,周恩来读了《醒世恒言》《西厢记》《天雨花》《施公案》等不少著名的传统文学作品,同时还读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谭嗣同的《仁学》、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等不少进步书籍。1908年7月,嗣母病故,周恩来带着两个弟弟返回古城淮安驸马巷老家居住。一心想继续读书的周恩来一时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这时他的表舅龚荫荪伸出援助之手,让周恩来到龚家私塾寄读。龚荫荪是个革新派人士,曾在上海、南京等地开设书店书馆,自然有大量藏书,同时还有不少进步书刊,因此在龚家,周恩来读到了严复的译著《天演论》、邹容的《革命军》和《中华时报》《今日中华》等不少进步书刊。

第二阶段,时间大约是1910年春至1917年6月。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应伯父(指四伯父周贻庚)召,趋辽东”,他告别故乡淮安,先到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市)银冈书院读书。银冈书院是关东第一书院,其办学宗旨是“致知格物”,体现“实践而体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周恩来在三年甲班读书学习有半年时间。同年秋,四伯父周贻庚把他接到奉天府(今辽宁省沈阳市),入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高等丁班学习,周恩来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在校两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学校设修身、图文、算术、历史等十门功课,他各门成绩都名列前茅,其中国文的成绩尤为突出,成为“模范学校”的“模范学生”。与此同时,他课外阅读十分广泛,内容涉及《离骚》《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书籍,此外在具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影响下,先后阅读与时事、变革与民生等相关的许多书刊,主要有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等。他还订阅《盛京日报》,坚持每天读报,关心国家大事。1913年2月,因伯父周贻康调到天津工作,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来到天津,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这是当时闻名全国、参照西方教育模式创办的一所学校。周恩来如鱼得水,在这所优质的学校里学习了四年。在这四年中,周恩来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乃保持良好习惯,阅读大量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通读了《史记》等不少经典书籍以及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夫之的《春秋世论》、黄宗羲的《明儒学案》等著名思想家的著作。在此基础上,他还阅读了大量的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主要有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第三阶段,时间大约是1917年9月至1924年7月。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同年9月(一说10月)周恩来东渡日本以求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同时寻求报效社会之道、探索国家振兴之路。在日期间,他除学习投考,参加旅日中国留学生的社团组织及活动之外,用很大一部分精力考察日本社会,阅读与社会、时政有关的书籍和刊物。这段时期,他读过的书籍和刊物主要有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片山潜的《我的社会主义》、约翰·里德的《震动环球的十日》,尤其爱读日本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京都大学教授河上肇的《贫乏物语》一书和其主编的《社会问题研究》杂志,使他在阅读《新青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触和研学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19年初,他获知南开学校创办大学部的消息,周恩来果断决定“返国图他兴”,于1919年4月中旬从日本回国。5月4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在北京暴发,周恩来与天津的广大学生一道,立即响应投入到这场爱国运动之中。9月下旬,周恩来入南开学校大学部,为该部的第一届文科学生,但时间不长,由于周恩来组织领导学生参加爱国运动,于1920年1月底,与其它几名学生领袖一道被警察拘捕。在狱中的5个多月时间里,周恩来一边号召大家同当局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一边组织大家成立读书团,将狱室变成了教室、研究室,带领同学们看书读报、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相关社会问题。狱中的学习,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的触动。“思想是颤动于狱中”,周恩来后来在书信中写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这次狱中读书学习收获的总结。周恩来出狱后,由于他在日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学说,回国后又未间断学习和研究,使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日趋认同,于是他想赴马克思的故乡——欧洲,去实地考察和学习,以进一步探寻救国救民之路。1920年11月,周恩来如愿以偿,飘洋过海,前往欧洲勤工俭学。

周恩来在旅欧期间,先后在法国、英国和德国这三国之间辗转往来。当时旅欧的很多青年知识分子,胸怀探寻救国救民真理和道路的初心,自然周恩来也在其中。旅欧期间,周恩来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参加社会活动,考察三个国家的社会现状和工人运动,撰写针对国内时局和欧洲社会的一些研究文章,同时还投入很大精力广读博览,涉猎各种学说思潮,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于很多主义学说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他在英国重点研读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等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法国阅读了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法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等理论书籍。这段经历对周恩来的思想影响及发展方向非常关键和十分重要,他在这段时期,经过学习和思考,从现实到理论,通过对国内及欧洲社会现状的分析,对各种思潮和主义慎审的“推求比较”,周恩来认定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法宝,解救广大劳苦大众的理论,拯救祖国和建立公平世界的指南。 1921年春,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壮丽人生。

我们简要回顾了周恩来在入党之前读书学习的历程,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勤学苦读之路,一条艰辛奋斗之路,更是一条成功成才之路。周恩来入党之前的读书学习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除践行和遵循诸如好学、刻苦、奋发等学习之道外,大家常常会想到他肯定还有不少能促进学业、提升思想的重要元素和强大动力。本文拟从九个方面着力探寻、努力诠释他在读书学习上的成功要素和珍贵“密码”以及深刻的启示意义。

二、探寻启示意义

探寻之一——幼教早教。中国古代民间有个说法,即“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就可以大概预测这个人的将来状况。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幼儿在品行、心理、智力等方面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说明人生最初的起始教育尤为重要。周恩来嗣母陈氏,三岁左右就教他认方块字、背诵古诗词,在这基础上,为了防止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枯燥无味,提高周恩来的学习兴趣,经常给他讲很多历史故事。这不但使周恩来在读书学习的“起跑线”上就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而且从此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逐步养成了爱好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说明嗣母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同时也契合了现代科学证明的三岁左右为孩子的最初教育黄金期。客观地说,嗣母只是望子成龙,尽早教幼子周恩来学习文化知识,不是有意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但她教的古诗词、讲的历史故事,不少含有充分的人文性、人民性以及励志、爱国等方面的养分和内容,年幼的周恩来也不一定全部理解和弄通,但根据专家研究,经常学习背诵古诗词以及传统文化的少年儿童,会受到一定的熏陶和影响,并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乃至思想上的进步都大有裨益。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初始教育和启蒙教育,因此,第一堂课的质量如何?家长是否胜任以及家庭教育是否科学?这些具有“开元”性质的源头教育,对人影响极深。为此周恩来曾说过“一个人的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

探寻之二——家风家教。我们从周恩来的家谱、《周氏家训》和《周氏渊源考》等史料中可以看出周家是书香门第。宋代理学宗师、千古名篇《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就是周家尊奉的始祖之一。从周恩来长辈给他起的名字来看也是颇有文采,寓意深刻。名恩来,从《诗经》中的“恩斯勤斯”和《论语》中的“来者可追”,各取首字是为恩来。字翔宇,也是气势如虹,大气磅礴,正好也与周恩来的乳名大鸾(与凤凰齐名的神鸟)相契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长辈对周恩来寄予的厚望,也显示了他家族长辈们的文化功底。周家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学习教育,周恩来5岁时就遵祖训入家塾馆读书,到他12岁离开故乡,周恩来的家人悉心安排他先后在四个家塾馆读书,为他日后的进取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周家的家风优良,家教也是非常好的,他的父亲周贻能诚实谨慎、为人忠厚,生母万氏性格开朗、办事公道,嗣母陈氏文静贤淑、多才多艺,乳母蒋江氏勤劳正直、心地善良,另整个大家族中有很多都是读书和文化人,他(她)们教育子女时,在悉心教授学业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品德教育,年幼的周恩来置身其中,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之下得到了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周恩来后来说过:“我的生母是一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直到今天,我还要感谢母亲(指嗣母)对我的启发和教育,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没有她的关心照顾,那我就不能够在事业追求方面培养任何兴趣。”“我从她(指乳母)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会我大公无私。”周恩来这些回忆说明了他的健康成长、品学兼优与这个大家庭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无数的事例证明:一个好家教、一股好家风、一段好家训才是留给子孙的最佳传家宝。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凡书香氤氲、家风淳正的家庭或家族,常常人才辈出、润泽子孙。家风家教虽然是各个家庭的家事,但它不是孤立的,诚如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所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明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家风家教不但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成长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探寻之三——良师益友。唐朝文学家韩愈在他《马说》这篇文章中将识得千里马的人叫伯乐,幸运的是周恩来在入党之前的读书学习中遇到了很多良师、伯乐。在故乡淮安主要有嗣母陈氏、表哥陈式周、表舅龚荫荪等,他(她)们不但使周恩来在学业上长进,而且在思想上受到了正能量的灌输,嗣母的历史故事、与表哥表舅的交流以及阅读他们提供的进步书刊,引起了他对民族、民生的关注,生长出追求光明、改造社会的思想萌芽,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国家”“民族”的概念在渐渐显现并逐步加深,可以说离开故乡前12岁的周恩来不仅仅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而是一名在思想上实现了初步觉醒的少年,以至他离开故乡赴东北求学,仅半年多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在周恩来告别故乡后的学习道路上,同样也是经常有良师相伴,比如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和高戈吾、赵纯老师,天津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校长张伯苓以及张皞如、马千里等老师,都是周恩来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他们对聪明好学的周恩来厚爱有加,在学业上扶持、思想上关心、行为上鼓励,有条件的还无偿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比如赵纯老师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高兴地写了“传观”二字,并与在一起的同事兴奋地说道:“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浓浓的师生情使他们教学相长、终身难忘。周恩来不但有很多良师,同时也有很多同学益友,他们携手共勉、相互帮助,结下深厚而难忘的友谊,也留下了许多同学佳话。他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学习的第二年(1911年)暑假,到住在沈阳南郊的同学好友何履祯家做客,参观了日俄战争的战场遗址,人民的苦难、民族的屈辱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和救国之志。在南开、赴日和旅欧期间,他与同学之间的友情佳话也是俯拾皆是。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周恩来书写的“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以及“大江歌”等都是他们同学之间的互勉赠言或临别赠言。当然,周恩来在交友上也不是一味交友或泛泛交友,他在交友上有一定的原则,在南开中学他曾撰写一副对联,即“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表明要和有理想有胆识、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相互砥砺,共同发展,同时要注重实践,到社会中去开阔眼界,增长学识。总之,良师益友使周恩来在读书学习时期从中受益匪浅,成为他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探寻之四——眼界境界。古人提倡读书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读书人在努力读书的基础上,到大千世界里去增长见识才干,这两者都使人开阔眼界,又相互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古人之所以倡导蕴含着“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是若干年来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周恩来12岁那年,这只大鸾(周恩来乳名大鸾)经过故乡的刻苦学习和生活磨练,具备了单飞的条件,需要到更广阔的天空搏击风云、翱翔天宇。周恩来后来说过:“12岁的那一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周恩来在之后的十余年里,他先后在国内几所按新学模式开办的学校学习,又赴日求学和赴欧勤工俭学,先后辗转就读近十个地方。在国内,辽宁铁岭学校教育办的比较好,而沈阳、天津都是大城市,加上教育先进、文化发达。在国外,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柏林等,这些城市及国家在当时无论是教育科技,还是工农业等许多方面都领先于国内。苦读使他满腹经纶,外面的大千世界又使他见多识广,他的眼界宽了、视野远了,面对国内的社会现状,目睹与国外的不小差距,他的思想受到了很大触动,促使他爱国的情愫越发浓郁,救国的愿望更加迫切,进一步将祖国山河、神州大地纳入胸怀,增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能脱颖而出乃至堪当大任的,大多经过风雨、见过世面。有史料表明,在当年多批旅欧勤工俭学的学生中,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畅等担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很多人成为许多行业、战线上的精英。毛主席当年也曾向章士钊借款二百大洋来资助湖南籍的学子赴欧勤工俭学。因此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眼界境界的高低影响着他们的胸襟宽窄、志向大小,可以说它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探寻之五——多才多艺。周恩来天资聪敏,刻苦好学,他无论在哪里读书学习,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在课堂外同样写就了十分精彩的篇章。仅以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时的表现为例,南开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提倡学生不要一味读书,要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办事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学校里有许多学生组织的社团和学术研究会。周恩来积极响应学校的倡导,于入学第二年(1914年)3月,他和同学张瑞峰、常策欧三人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由周恩来拟就的《敬业乐群会简章》,规定该组织的宗旨是“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补教科之不及”。该会成立时,他担任智育部长,还主持出版会刊《敬业》,由于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影响逐步扩大,会员由最初的二十多人,发展到二百八十多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周恩来由于热心能干,表现突出,后被同学们选为敬业乐群会副会长,时间不长又当选会长,可以说他在南开学校得到师生们的高度认可和信任。连同敬业乐群会,他在学校先后担任过《校风》文苑部部长、纪事苑主任和经理部总经理、演说会副会长、江浙同学会会长、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等近十种职务。他在一些课外活动或比赛中多次获奖并为班级和学校获得许多荣誉。天津每年举行一次全市中学校际演讲比赛,周恩来两次都被推为学校的三名代表之一,这两次南开学校都取得了第一名。在演剧团里,他在《一元钱》等新剧中扮演女主角,该剧演出,曾在天津引起轰动,暑假还到北京青年会公演。周恩来书法也非常出色,在南开获得过全校习字比赛行书优秀奖。他在课外的出色表现,与他课堂内的优异成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针对周恩来的出色表现、全面发展,校长张伯苓称赞“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众所周知,不同学科之间均有互通性、互补性,多学科的融会贯通往往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比如办刊物,能有助于文字能力和写作水平以及相关信息量的提高。因此,周恩来在南开课外取得的这些“佳绩”,也使他在日后从事的多项工作中受益。我们不由联想到,在他几十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那些具有极大感染力、说服力的讲话或演讲,对文艺创作精准地点评、指示,他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以及不少题字题词等,我们再回眸他在南开学校这几个方面的佳绩,可以看出他的“童子功”是多么的扎实。

探寻之六——坚持坚守。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的读书学习,虽一路出色、成绩斐然,但也不是没有坎坷和全部一帆风顺。周恩来十岁时,他先后失去生母、嗣母两位母亲,加之父亲在外,周恩来带着二弟恩溥和三弟恩寿从清江浦回到驸马巷老家。在老家叔父周贻奎偏瘫在床,周恩来又是长子,生活和家境都十分困难,尽管如此,他毅然撑起这个家道中落、经济窘迫的家。周恩来后来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最困难的时候,将一部分房屋抵押出去,有时借不到钱时,周恩来就拿母亲的遗物到当铺去典当,典当时还经常被人嘲笑。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之下,他还是心系读书学习,坚持到住在东门的龚荫荪表舅私塾馆寄读,使他辍学很短,学业上没有荒废,同时在政治上还得到表舅的启蒙。1913年2月,周恩来随四伯父从沈阳来到天津,伯父见他聪明好学,鼓励他报考全国一流的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由于清华对学生的英文分数要求高,因此他落榜了。周恩来在家人的鼓励下,进了天津的一个补习班学习,决定报考与清华学校齐名的南开学校。周恩来经过刻苦学习,奋力拼搏,终于榜上有名、如愿以偿。在南开学校,面对经济上的困难,他省吃俭用,经常吃饭不买菜,就用自带的酱来下饭。据南开学校《同学录》中记载,说周恩来“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尽管如此,他毫不气馁,自强不息,“独能于万苦千难中多才多艺,造成斯绩”。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坚持东渡日本,一边求学,一边寻求救国救民和振兴中华之路。到日本后,他一边学习日文准备报考大学,一边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还心系故乡、亲人。1918年3月,他报考东京高等师范,结果没有被录取,他置之度外、毫不松懈,又全力以赴准备投入下一次“高考”,还制订了每天读书学习十三个半小时的学习计划,结果7月初的“高考”他还是名落孙山。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也没有选择放弃,仍执着地坚持刻苦学习。不久国内的一场“五四”爱国运动改变了他的学习计划,面对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周恩来坚持爱国至上,毅然选择回国,投入到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

遇到崎岖坎坷,是迎难而上、锐意进取,还是放弃初衷、退避三舍,考验着一个人的定力和意志。从周恩来从小一路读书学习和生活磨练的综合情况来看,他自对读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养成勤学好学的良好习惯后,始终坚持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搏击,即使遇到不少困难,他也没有被困顿于一时的低谷,而是积极从读书学习和坚定信念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坚持“惟学业是求,勿怠惰”,因而他初步养成和具备了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进取特质。“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不怕困难且勇于攻坚克难的宝贵品质,在他几十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得到充分地彰显,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奋勇前进的步伐。

探寻之七——博览博学。周恩来在读书学习上有一特点非常鲜明,即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他在正常学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课外的阅读量非常大,阅读的面也非常广,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他在10岁之前,已读过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两年和天津南开学校四年中,课外阅读同样十分广泛,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很多名著和文章。在赴日和旅欧的学习中,也是学而不倦、只争朝夕。从周恩来在入党前阅读书籍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在当时同龄人中少有比拟的。同时他在博览群书这方面,还有一个特点也非常突出,即中外兼学。他在阅读大量中华传统经典书籍之外,又阅读了很多国外的名著和书籍。笔者根据有关史料,推测周恩来初次接触西方文化,是在1907年春他在嗣母娘家宝应县时遇到表哥陈式周,在他书房里,周恩来读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西方著作。1908年他在龚家私塾馆读书时,读到的表舅龚荫荪的很多藏书中就包括严复的译著《天演论》等书籍。之后无论在南开学校,还是赴日旅欧,他阅读包括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内的西方书籍就更广泛了。总之,大量地阅读学习中外的书籍及名著经典,使他的知识面、知识量有了很大的拓展和增加。我们从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写的几十篇作文来看,字数有7万多字,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很多层面和很多领域。如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海军战败,周恩来写了一篇《海军说》的作文,文中表达了他强中华、保和平必须强海军的强烈愿望和卓越见识。一个中学生能有如此的思想和见地,与他忧国忧民、博学多才是分不开的。他在南开学校的一篇作文中深有体会地写道:“是故求学贵勤,勤则一之计定矣;人人能勤,则一国之事定矣。夫人之一生求学,惟青年为最大之时期。”他认为青年时光是读书学习的最好时期,只要刻苦学习,一定会有收获,如果人人都勤奋读书,国家一定会振兴。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言行一致,长期坚持,用执着和勤奋践行着他写下的“邃密群科济世穷”的诺言。目前,教育界的很多专家学者主张学生要加大课外阅读的力度,倡导和鼓励“海量阅读”,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促进学生在学识学业及品德思想等方面的大力提升。在周恩来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以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华用来指导千头万绪的多项工作,其科学、专业、缜密等程度,连行业内的专家学者都非常折服,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人们在总结读书学习的作用时常说: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和事业的高度。

探寻之八——立行律己。周恩来在青少年读书学习期间,非常注重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他常常严于律己、“约法三章”,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1913年8月,15岁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报到那天,他进入东楼过道,周恩来迎面看到右侧安放着一面落地穿衣镜,镜柜上方有一块刻着写有四十个字的“容止格言”(又称“南开镜箴”)的匾额,他仔细一字一句看其内容,即“面必净,发必理, 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看完后,他立即对照了自己的行为举止,此后他都自觉对照并严格遵守“容止格言”上的要求。同样在南开学校,此时在2年前已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的周恩来,决心不辜负时下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努力增强救国救民的本领,为此他给自己立下了“五个不虚度”的要求,即“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充分彰显他在读书学习上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秉性。纵观周恩来的学生时代,他对自己要求很严,而在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总是温和谦虚、诚实阳光。在中学时期,他经常为班级里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补课,帮助这些同学尽快赶上;同时还喜欢参加公益活动,他在一篇作文中说:“做课外事务”,“尚觉信有乐趣存于中。”真正达到了助人为乐的境界。南开《同学录》中有这样一段对周恩来的评语:“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他还善于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同学之间有矛盾、闹别扭在所难免,严重的甚至大打出手,非常影响学生的团结和学业。周恩来遇到这类事时,他常常与同学讲道理,以理服人,同时用友善的言行、智慧的调处来化解矛盾,使大家重归于好、握手言欢。同学们对周恩来的豁达大度、友好公正都非常佩服。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行为等本性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之规律,同时许多优秀的人往往十分重视日常的小节和涵养。周恩来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那近乎完美的举止,礼数儒雅的风度,宽以待人的肚量,严于律己的品德以及处理矛盾纠纷特别是外交层面上复杂事务的方式方法等,与他青少年时期就注重这方面的修养和历练是密不可分的,以至各方人士甚至连对手都对他敬佩不已。因此,完全可以说在周恩来身上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基本上都可以溯源到他在青少年读书学习时期打下的基底和烙印。

探寻之九——信念信仰。周恩来在读书学习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学业上、思想上实现双提升、“双丰收”。在他的学习生涯中,一直贯穿着爱国爱民、忧国忧民、强国富民这条主线。一是志存高远。他把“立志”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尚志论》是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写的一篇作文,他认为一个人“希望者何?志是也。”即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志向,方能行稳致远,创造精彩的人生。由于他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注重高尚志向的树立和思想品德的修养,加之又不间断地受到正能量的充实,因此他较早摒弃了“学而优则仕”和光宗耀祖等封建读书观,较早解决了“读书为之何?”这个关键问题,不满13岁就喊出了振聋发聩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树立了振兴中华的宏大志向;他在南开学校写的作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写的都是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内容,并决心用行动和本领救国救民、强国富民。他主张广大青年及仁人志士应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作砥柱于中流”,做民族之脊梁。他19岁赴日前夕,在沈阳为同学题写“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在日本求学时,他在日记中写道:“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赴欧勤工俭学,他带着追求救国真理的使命,探索和寻找拯救处在危难中的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所幸的是他在欧洲历经近四年的学习、思考,经过反复比较和深思熟虑,最终他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于1921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以说他是在“觉醒年代”较早实现觉醒的众多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二是有所侧重。纵观他在入党前整个读书学习的三个阶段中,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阶段在故乡的12年,主要学习的是传统的教材课本;第二阶段在东北和天津的三所学校中,侧重学业上的进取,同时开始关注时政和社会、心系国家和民族;第三阶段特别是赴日学习和旅欧勤工俭学,侧重点主要是把探寻救国救民之路作为首要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如果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周恩来经过这三个阶段近20年的刻苦学习和艰苦努力,不但学业有成,并且找到了革命的真理,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这也许是最佳、最优秀的“学习成绩报告单”,这既是本人之大幸,也是我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的诗句,来形容周恩来入党前因勤奋读书和刻苦学习,成为他的成长之源、成人之基、成才之根则非常地形象和贴切。可以说周恩来入党前读书学习的过程,就是他学业不断长进的过程,思想逐步成熟的过程,理想信念逐步确立的过程,也是他从一个莘莘学子到一位颇有才华的热血青年进而再到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当然,周恩来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楷模”、“最好的学生”,成长为“全党楷模”、“一代伟人”,更重要的还得益于他投身革命后在共产党人的大熔炉里不断地锤炼、洗礼、追求和升华。本文仅从部分史料及史实中探寻和浅研他在入党前的读书学习对他成长成才起到的源头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上述探寻的九个启示,是周恩来在入党之前读书学习中的珍贵缩影,它犹如九条小溪小河,从四面八方流至一起,汇聚成了恩泽大地的大江大河。当然这些启示尚不能穷尽周恩来入党之前读书学习给我们的全部“密码”,还有诸如他在读书学习过程中体现的学思结合、惜时如金、求真创新以及他后来提倡的“宁精勿杂,宁专勿多”“活到老、学到老”等优良学风,就不一一展开叙述了。

古今中外,读书成才的范例不胜枚举,成功的事例也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遵循了取得成才或成功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同时也有各自的特点、特长和天赋。周恩来入党之前读书学习之路是在此基础上,又充分体现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几个方面在教育上的作用以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促进关系,总之,他的好学、勤学、善学、博学等学习精神铺就了一条读书学习的成功之路,无疑是当今学子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光辉典范。“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周恩来在入党之前的读书学习,是一则真实而励志的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而又高亢激越的大片,进入新时代的中华儿女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应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秉承和弘扬周恩来的学习精神,踔厉奋发、不负韶华,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周恩来读书学习的感人事迹为光辉榜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编辑:李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