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者——蔡和森
2022-10-01 10:15:00
 

钮广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最早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他一生从事革命,在理论和著述文章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伟大建党精神。

 

一、践行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理论,正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得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各种风险考验,毫不动摇。

(一)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191912,蔡和森怀着“改造自己的思想及学问”的热忱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来到蒙达尼后,他靠着华法字典刻苦自学,在短短半年内就能大致看懂报纸,了解各国革命运动的状况。之后,他“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深入研究革命理论。他思想门路大开,确立了自己的信仰,逐渐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认识到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在1920 9 16 致信毛泽东时他写道:“现在世界显然为两个敌对的阶级世界,学说亦显然划了鸿沟。故我们今日研究学问,宜先把唯理观与唯物观分个清楚,才不至堕入迷阵。”[2]他还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作出了总结,“马克思的学理由三点出发:在历史上发明他的唯物史观;在经济上发明他的资本论;在政治上发明他的阶级战争说。三者一以贯之,遂成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3] 另外,他对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批判了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吉尔特社会主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

1921 2 11 日,蔡和森在给陈独秀的书信《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中写道:“和森为极端马克思派,极端主张:唯物史观、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4],表明了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时研究了社会主义不同流派、分析了俄国革命基本情况的蔡和森已经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找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真理,实现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二)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1 12 月蔡和森从法国回国后不久经过陈独秀等人的引荐,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此便投入到党的早期建设之中。他具有比较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功底,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理论,参与《先驱》的编辑,主编党报《向导》周报,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蔡和森在担任团刊《先驱》主编时,通过团刊积极宣传团一大的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对各地团组织的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在《先驱》中除了宣传团中央的思想还积极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刊登了陈独秀、邓中夏、施存统等人撰写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使得《先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文化和宣传阵地。

1922 7 ,在党的“二大”上,蔡和森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党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向导》,他担任该刊物的主编,他怀着极大的革命热忱展开党的建设和宣传工作,组织发表并亲自撰写大量文章,在中国广泛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仅以“和森”名义发表的文章就有130余篇。负责《向导》周报发行工作的徐梅坤也曾说到:“到蔡和森家,见他总是聚精会神,伏案写作。除了担负繁重的组稿改稿任务以外,他还要亲自撰写许多文章。他患有哮喘病,常带病坚持工作,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回想起蔡和森同志当年办《向导》的那种忘我工作劲头,真是令人敬佩。”[5]

(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党的杰出代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的报告中,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必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的;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武器,即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精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6]

蔡和森注意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社会和革命问题。他指出,一方面在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已经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列强经济的、政治的殖民地。另一方面,军阀的残暴统治和多年的内战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已经无法生活下去,“革命之爆发乃是必然的趋势,也如自然力的雷电之爆发一样,行所必然。”[7]蔡和森已开始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其不仅受国内资本阶级压迫而且受国外资本阶级压迫,中国不可避免地要爆发社会革命。

蔡和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准确地把握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之一。他指出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本国的封建势力,同时又要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一文中再次强调“中国革命的动力和革命的阶段虽有明显的变化,但是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8]从中共一大会议确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到二大确定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映了以蔡和森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实事求是探索的过程。

 

二、践行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政治品格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为无产阶级奋斗,没有其他特殊的利益,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一)确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蔡和森出身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一个官宦之家,从小就目睹了工人的悲惨命运,在母亲葛兰英的影响下,他对工人阶级表现出深切的同情之心。13 岁时,由于家庭发生变故,他原本要上学的计划搁浅,到酱店当了一名学徒。在酱店工作的年里,他遭遇了老板的欺凌与打骂,亲身体验到了底层工人的辛酸。在长沙求学期间,蔡和森对于墨子的著作十分着迷,并将墨子说的“行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理解为要让天下人民安居乐业,无后顾之忧。他还在课本上写下范仲淹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激励自己,一定要把国家兴亡、人民疾苦时刻记在心上。在母亲的教育、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蔡和森孕育了强烈的救国救民情怀,播下了初心的种子。在留法期间,蔡和森确立了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时,蔡和森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早期朴素的救国救民思想相比,这一初心具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现实基础。他在《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一一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一文中指出:“我们惟望结合伟大的革命群众的势力,尤其是最能革命的工人阶级的势力来统一。统一的目的要建筑在最大多数贫苦群众的幸福和全国被压迫民族的对外独立之上,才能够真正的统一。”[9]蔡和森把人民解放作为斗争的目标,关心人民的生活,重视妇女问题、青年问题、工农问题,为谋求人民群众的利益孜孜以求。

(二)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解读,蔡和森初步探索了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0]蔡和森由此强调了组建共产党的必要性,他在给毛泽东的书信中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神经中枢”,“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11]

他不仅指出了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紧迫性,制定了党的名称,而且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建党的步骤:“我认党的组织是很重要的。组织的步骤:1结合极有此种了解及主张的人,组织一个研究宣传的团体及出版物。2普遍联络各处做一个要求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的运动,取消治安警察法及报纸条例。3严格的物色确实党员,分布各职业机关,工厂、农场、议会等处。4显然公布一种有力的出版物,然后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12]在蔡和森看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新的政党,它与其他阶级的政党不同,除了谋求最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的利益需求,它团结组织各派的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群众,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来使得群众、乃至全人类都能够获得自由和解放。

 

三、践行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实践品格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培育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实践品格,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底色。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前仆后继,不惧牺牲。

(一)领导留法学生斗争运动

蔡和森组织领导了二二八运动、反对中法借款条约的运动、争回法国里昂大学学习权力等三次运动,成为留法学生运动的领袖。

19211,法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很多勤工俭学的学生参加法国工人运动,华法教育会借口称,从3月份开始将暂停发放勤工俭学学生的维持费。1921228日,为了争取“生存权”和“求学权”,蔡和森、向警予等人组织了四百多名骨干向中国驻法公使馆发起了一场激烈的斗争。驻法公使陈箓被迫同意借款资助学生生活,华法教育会也承诺为失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运动基本取得胜利。

19216,北洋政府派特使到法国,企图向法国政府借款3亿法郎,购买武器,扩大内战。为了能够获得借款,北洋政府不惜以出卖海关、邮政和滇渝铁路筑路权作为交换条件。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闻讯后,联合在法国的华工、华侨各团体,成立反对借款委员会,发起“拒款运动”,发表《拒款通言》,揭露借款内幕,呼吁“同胞一致进行,以与抗争”。8中旬,法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暂停借贷,这场抗争赢得了胜利。

“二二八”运动后,北洋政府驻法公使馆和法国政府以支持勤工俭学学生的名义发起筹款,创办中法里昂大学。但是,由于勤工俭学学生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法国政府和北洋政府对留学生百般刁难,里昂大学于912发布通告,拒绝招收勤工俭学学生。在蔡和森、周恩来等人领导下,他们提出了誓死争回“里大”的方针9 20日组织了120的先锋队,占领了“里大”校舍。922,法国当局派警察开装甲车进入学校,逮捕入校先锋队的蔡和森、赵世炎等105人,最后把关押的学生武装押解回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运动被迫进入低谷。

(二)积极投身革命运动

蔡和森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多次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制定了一些比较正确的罢工政策,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先锋。他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工作中坚持以工人运动为主体,广泛宣传和动员各界群众,将革命斗争进行到底。19255,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同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非常深刻。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鼓动群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斗争是当时党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斗任务。蔡和森亲自参加了对这次运动的领导,他基于对中国各阶级的合理判断,准确把握工人运动的时机,将工人争取提高工资的经济斗争逐步引导向求独立、自由、民主的民族解放斗争。直至上海社会各界和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出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宏伟场面,成为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一个伟大壮举。八七会议之后,党中央安排蔡和森任中共中央特派员,到天津工作,在北方局工作时,他又深入到铁路和煤矿工人中,亲自制定罢工策略,组织工人开展罢工运动。

(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1931 3 月,中央安排蔡和森到广东担任省委书记,领导广东和香港地区的革命工作。当时,广东处于反动派的控制之下,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党员牺牲,形势非常危险,省委机关只能设在香港。蔡和森以党的利益为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决服众党组织的决定。当时蔡和森的侄女刘昂劝他不要到香港工作,但是蔡和森却回答说,“干革命,是不能只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国家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到哪里。”[13]1931 6 ,由于叛徒的出卖,蔡和森被港英当局拘捕,随后被引渡给国民党当局。国民党企图从他的口中打听一些信息,对他严刑拷打,逼他投降。蔡和森的意志始终非常地坚定,没有透露任何党的信息。蔡和森表现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面对蔡和森顽强的革命斗志,敌人无计可施。1931 8 4 日,年仅36 岁的蔡和森在狱中牺牲,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四、践行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道德品格

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必须紧紧依靠最先进阶级及其伟大斗争精神,蔡和森较早地认识到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小中产阶级的结合问题。

(一)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

蔡和森少年时期当学徒工的经历,让他亲身体会到了工人遭受的剥削与压迫,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他也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艰苦生活。蔡和森意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处境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更加悲惨,中国工人也更应该发动工人运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来改变现状。

蔡和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很早就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彻底的领导力量。他指出,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力量,特别是最具革命性的工人阶级的力量,这是革命的基本要素。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并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这一著名论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无产阶级是各种力量的组织者,能够引领革命进行到底。

(二)重视农民阶级的巨大力量

近代中国,广大农民群众长期生活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佃田制的残酷压迫之下,饱受剥夺和摧残,迫切需要改变社会现状。蔡和森审时度势,看到了农民阶级的痛处,非常强调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结合中国历代兴衰的历史教训,蔡和森在演讲中强调农民运动对于整个革命的重要性,“就历史而言,中国历代政变,无不是由农民问题发生”[14],解决了农民问题就赢得了民心。大革命的惨痛失败,使得蔡和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问题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意义。他说,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远远超过俄国,中国农民具有强大的革命力,无产阶级只有联合农民,才能最终实现革命的胜利。因此,无产阶级要彻底动员农民,集中力量搞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粮食问题、经济问题。可见,蔡和森对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充分认识的。他所提到的工农武装和实行土地革命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三)争取小中产阶级的支持  

蔡和森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想实现独立和解放,就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重要的敌人。他指出,如果仅仅依靠无产阶级来战斗,则革命力量是薄弱的。中国共产党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同时,还要争取利用其他势力,组织农民、知识阶级、小资产阶级小商人进行革命。他指出,除了工农阶级之外,资产阶级在国民运动中也是重要元素之一。192310,蔡和森又指出,中国的商人已经在不堪忍受的境地中觉醒,中小资产阶级、小商人也有革命要求,因此,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需要资产阶级和工农群众共同参与。

此外,蔡和森还分析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他强调,绝大多数的知识阶级也和工农群众一样,“真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流离失所穷困无告的可怜品”[15]。蔡和森指出,知识分子中大多数人有追求自由和革命的愿望,他们是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泛泛地反对,可以积极争取。知识分子的力量就在于能够进行舆论斗争,批判旧制度,传播新思想,促进人民群众的精神解放,团结和动员群众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总之,蔡和森根据中国革命的性质,从社会现实出发,以群众史观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工人、农民,有革命要求的小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纳入人民群众的基本内涵,壮大了革命力量。

 

结语

蔡和森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也是为了中国革命事业拼搏和奋斗的一生。蔡和森从小就具有深沉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的理想追求,由于对真理的不断探索,他很早就具备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革命实践斗争中,他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活动,并为共产主义理想和运动奉献了全部的智慧、心血乃至生命。毛泽东在 1934 年评论蔡和森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16]。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蔡和森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先驱和典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当代青年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精神,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72日。

[2]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63页。

[3]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74页。

[4]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74页。

[5]  徐梅坤: 《党史资料丛刊》,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62页。

[6] 《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21页。

[7]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76页。

[8]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793-794页。

[9]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105-106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4页。

[11]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51页。

[12]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71页。

[13] 中共双峰县委宣传部编:《怀念蔡和森同志》,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81页。

[14]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766-767页。

[15] 《蔡和森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433页。

[16] 《回忆蔡和森》,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91页。

编辑:李彦璇